常州律师
行政强制中止执行的情形有什么

    行政强制中止执行的情形有什么
      
      一、行政强制中止执行的情形有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一)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要经过以下程序:
      
      1、告诫 ;
      
      2、陈述和申辩 ;
      
      3、制作执行决定书 ;
      
      4、送达 ;
      
      5、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方式 。
      
      (二)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的申请,一般进行书面审查。对不受理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行政机关,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行政决定不具备法定执行效力、行政决定没有法定依据、明显事实不清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以及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的,裁定不予执行。经审查,认为符合申请执行条件的,人民法院作出执行裁定,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并送达当事人,限定当事人履行的期限。
      
      行政强制执行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才会发生,也是由特定行政机关来实施的,一般是由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来执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要是出现了《行政强制法》第39条中规定的任何一种情形,那么都是会导致执行中止。另外有一点是行政强制执行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行政强制执行并不允许进行执行和解,这点与民事诉讼中的执行不太一样。
      
      

www.cz64.net
Copyright ©2022 常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