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律师
合同订立的程序是怎样的

    合同订立的程序是怎样的 一、合同订立的程序是怎样的
      合同订立的过程在合同法上称为要约和承诺。
       1、要约
      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前者是要约人,后者称为受要约人。
      要约作为一种意思表示,可以以书面形式、也可以以对话形式作出。
      要约的法律效力和要约的撤回、撤销要约的生效时间因要约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对话形式要约,自受要约人了解时,要约发生效力。书面形式的要约于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要约生效前是可以撤回的。
       2、承诺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在要约有效期内,完全同意要约内容的意思表示。
      作为意思表示的承诺,其表现形式应与要约相一致。
      因承诺的生效也就意味着合同的成立,因此承诺时间至关重要。我国合同法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但承诺生效前也是可撤回的。撤回的程序、要求,与要约撤回的程序、要求,完全相同。当受要约人正式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作出承诺时,合同成立。
       二、订立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
       1、保证问题
      保证是指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保证人)以自己的名义担保一方当事人(被保证人)履行合同,当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时,由保证人承担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
      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
      (1)保证的生效时间要与主合同生效的时间相一致,如果合同签订后要办理公证、签证或报经上级批准才生效的,那么保证的生效期限也应在办理有关手续后才开始计算,主合同生效日期改变的,应征得保证人同意。
      (2)保证的有效期限应与主合同的有效期限相一致,如果约定以保证为合同成立条件的,那么须保证条件成熟时,主合同才生效。
       2、抵押问题
      抵押是指合同中的债务人或第三人将自己所有的或者经营管理的一定财产提供给债权人作为抵押物的一种担保。抵押既可以作为一种合同形式存在,也可以作为合同中一项条款,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它都是原合同的从合同,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合同。
      订立抵押条款时,一般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抵押人可以是合同中的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但必须是对抵押物享有财产所有权或者经营管理权的人。这要求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区分财产的所有制性质及财产的类别,不能随便用国有的重要固定资产提供抵押。
      (2)抵押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但必须是依法可以流转的财产。
      (3)抵押成立后,抵押权人即对该抵押物享有担任物权,抵押人不能再将该财物另行抵押他人,否则,重复的抵押无效。抵押物由抵押人保管时,抵押人要想将抵押物转让他人,必须经抵押权人同意,不然,抵押权人对该抵押物享有偿索权;抵押物在抵押权人保管时,抵押权人也不能擅自将该抵押物再抵押给他人。
       3、定金问题
      定金是一方当事人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在订立合同时,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定金作为合同的担保形式之一,既可以作为合同成立的法律证据,又能担保合同的履行,不履行合同时,违约方就要受“定金罚则”的制裁。因此,定金是经常使用的担保形式。
      (1)明确定金的适用范围。
      (2)定金数额的约定。
      合同的订立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比如:是要符合主体资格等。否则即便是签了合同,也不能生效,不能实现您预期的利益。至于,合同订立的程序是怎样的,上文中已经做出了讲解,但愿能帮助你解决疑惑。
      
      
      

www.cz64.net
Copyright ©2022 常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